1.测试前准备
仪器检查:确保测试仪外观无损坏,各部件连接正常,如探头与仪器的连接应稳固,避免松动或接触不良。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,接地是否良好,防止漏电和干扰测试结果。
环境条件:将测试仪放置在平稳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、高湿环境。一般温度要求在 20℃±2℃,相对湿度在 65%±5%较为适宜。同时要远离强磁场、强电场等干扰源,以免影响测试精度。
样品准备:被测织物需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平衡 24 小时以上,以使织物达到吸湿平衡状态,保证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。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样品,如经过特殊处理或含有金属纤维的织物,应按照相关标准或产品说明进行预处理。
2.测试过程中
操作规范:严格按照测试仪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,正确设置测试参数,如测试时间、电压等。在测试过程中,不要随意更改参数,以免影响测试结果的可比性。操作人员应佩戴绝缘手套,防止人体静电对测试的影响。
探头使用:轻轻将探头接触到被测织物的表面,保持垂直和稳定,避免倾斜或晃动,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。不要让探头在织物上过度摩擦或施加过大的压力,防止损坏织物和探头。测试完成后,应及时将探头移离织物表面,并小心拔出,避免碰撞和折弯探头。
数据记录:在测试过程中,要密切关注测试仪的显示屏或指示灯,准确记录测试数据。如果发现数据异常或波动较大,应检查测试过程是否存在问题,如探头接触不良、织物表面不平整等,并及时排除故障后重新测试。
3.测试后维护
清洁保养:每次测试结束后,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测试仪的探头和外壳,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污垢。定期对测试仪进行全面清洁和维护,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,如发现故障应及时维修。对于长期不使用的测试仪,应将其存放在干燥、通风的地方,并定期通电检查,防止受潮和老化。
数据处理:对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,根据相关标准或要求计算织物的摩擦带电电荷量。注意数据的单位换算和误差分析,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。